重楼网
重楼网

中药材马兜铃(兜铃、马兜零)

首页 > 中药材种植 > 正文
日期:2023/1/10 21:38:20
【药名】
马兜铃 Madouling 《雷公炮炙论》

【异名】
兜铃《新修本草》,马兜零《蜀本草》,马兜苓《珍珠囊》,水马香果《江苏植物药材志》,葫芦罐《东北药用植物志》,臭铃铛《河北药材》,蛇参果《四川中药志》。

 

白脉马兜铃

白脉马兜铃

 

【释名】
本品果实成熟时下垂,状如马项铃,故名。夏纬瑛《植物名释札记》:案兜字有头义,而无颈项之义。《说文》:盄,项也。《玉篇》:盄,颈也。盄有颈项之义,与兜一声。马兜

【品种考证】
马兜铃始载于《雷公炮炙论》。《新修本草》载有独行根,曰:蔓生,叶似萝摩,其子如桃李,枯则头四开,悬草木上。其根扁,长尺许,作葛根气,亦似汉防己。生古堤城旁,山南名为土青木香,疗丁肿大效。一名兜零根。《开宝本草》另增马兜铃1条,《本草图经》曰:马兜铃生关中,今河东、河北、江、淮、萖、浙州郡皆有之。春生苗,如藤蔓。叶如山芋叶而厚大,背白。六月开黄紫花,颇类枸杞花。七月结实枣许大,如铃,作四五瓣。《本草衍义》曰:马兜铃蔓生,附木而上,叶脱时铃尚垂之,其状如马项铃,故得名。然熟时则自拆,拆开有子。全者采得时须八九月间。据以上所述形性、产地分析,此当为马兜铃科植物马兜铃或其近缘植物北马兜铃。《植物名实图考》则进一步指出前代本草对马兜铃花的错误记述,曰:唯花作*/,似角上弯,又似喇叭,色紫黑,与《图经》花如枸杞花殊戾。其附图三果枝则与马兜铃极似。

【来源】
为马兜铃科植物马兜铃的果实。

【原植(动,矿)物】

马兜铃 Aristolochia debilis Seib. et Zucc.

 

北马兜铃

北马兜铃


草质藤本。根圆柱形。茎柔弱,无毛。叶互生;叶柄长1~2cm,柔弱;叶片卵状三角形、长圆状卵形或戟形,长3~6cm,基部宽1.5~3.5cm,先端钝圆或短渐尖,基部心形,两侧裂片圆形,下垂或稍扩展;基出脉5~7条,各级叶脉在两面均明显。花单生或2朵聚生于叶腋;花梗长1~1.5cm;小苞片三角形,易脱落;花被长3~5.5cm,基部膨大呈球形,向上收狭成一长管,管口扩大成漏斗状,黄绿色,口部有紫斑,内面有腺体状毛;檐部一侧极短,另一侧渐延伸成舌片;舌片卵状披针形,顶端钝;花药贴生于合蕊柱近基部;子房圆柱形,6棱;合蕊柱先端6裂,稍具乳头状凸起,裂片先端钝,向下延伸形成波状圆环。蒴果近球形,先端圆形而微凹,具6棱,成熟时由基部向上沿室间6瓣开裂;果梗长2.5~5cm,常撕裂成6条。种子扁平,钝三角形,边缘具白色膜质宽翅。花期7~8月,果期9~10月。

【栽培(养殖)要点】
生物学特性
喜冷凉湿润的气候,耐寒,耐旱,怕涝,忌阳光照射。宜在湿润而肥沃的砂质壤土或腐殖质壤土中种植。

栽培技术

种子繁殖:当果实由绿变黄色时分批采摘,过晚果实开裂。种子不耐干藏,采收后应立即播种或将种子埋于湿沙中,放阴凉处保存。若于晚秋或翌年春取出播种,种子发芽不整齐,在10~20℃变温条件下发芽率高。也可在收获后用赤霉素5×10-4浸种1d后放温室沙藏。春播宜3月下旬~4月上旬,直播与育苗均可。育苗,在苗床上开条沟,行距25cm,沟深3~6cm,播幅10cm,将种子播下,覆土轻压,加盖稻草,以保持苗床湿润,出苗后除去覆盖物,1hm2用种子15~22.5kg。至次年4月,按行株距40cm×30cm开穴定植。直播用穴播或条播法。

 

巨花马兜铃

巨花马兜铃


田间管理
幼苗期需适当灌水,施氮肥1次,定植后至开花期,追施氮肥2次,8月中、下旬开花时增施磷、钾肥。及时中耕除草,株高30cm后应搭架,以利其茎蔓攀援生长。

病虫害防治
马兜铃凤蝶严重时将叶子吃尽。冬季应清理田园,消灭越冬蛹,4~9月凤蝶发生期,当1~2龄幼虫群集危害时,用20%杀灭菌脂乳油2000倍液喷雾。此外,还有象鼻虫、斜纹夜蛾、金斑夜蛾、蚜虫等为害。

【采收加工】
9~10月采摘,晒干。

【药材及产销】
马兜铃 Fructus Aristolochiae Debilis 主产于浙江、安徽、江苏、湖南、湖北等地。销华东、华中、西南及华南。

【药材鉴别】

性状鉴别 蒴果球形或长圆形,基部钝圆,背缝线纵棱较平直。种子宽略大于长,心形。以个大、黄绿色、不破裂者为佳。

显微鉴别 果瓣横切面:外果皮为1列细胞,每隔1~4个细胞有一较大细胞,胞腔内含棕色物。中果皮为10余列薄壁细胞,中部有断续排列的维管束,背缝线处维管束较大,韧皮部外方有半月形纤维束,木化,束旁有石细胞,近腹缝线处有孔纹细胞5~9列,至背缝线处渐减少至1~2列。内果皮为3~4列纤维。中隔一层,细胞呈细长形,壁孔较大,另一层细胞长方形或类圆形。种子横切面:种翅由4~8列孔纹细胞组成,壁微木化。种皮最外层为1列棕色细胞,向内为1列木化细胞,内含方晶。

理化鉴别(1) 本品乙醇浸出液,滴于滤纸上,置紫外灯下观察,显黄绿色荧光。(检查马兜铃酸) (2) 薄层色谱 取本品粉末3g,加乙醇50ml,置水浴加热1h,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乙醇5ml溶解,作供试液。另取马兜铃酸乙醇溶液作对照液。取上述两种溶液各3μl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用氯仿-丙酮-冰醋酸(8∶5∶0.1)为展开剂。取出,晾干,置日光灯检视,供试品与对照品色谱相应位置上,显相同颜色斑点。

【化学成分】
马兜铃果实和种子含有马兜铃酸A和季铵生物碱 [1]。

【药理】
1. 祛痰作用 以麻醉兔呼吸道粘液分泌法证明,马兜铃煎剂1g/kg灌胃有较弱的祛痰作用,但效果不及紫菀和天南星 [1]。

2. 镇咳作用 50%乙醇提取液对小鼠氢氧化铵引咳及猫电刺激喉上神经均有明显镇咳作用 [2]。

3. 对平滑肌的作用 1%马兜铃浸剂,可使离体豚鼠支气管舒张,并能对抗毛果芸香碱、乙酰胆碱及组胺所致的支气管痉挛性收缩,但不能对抗氯化钡引起的痉挛。马兜铃碱(即马兜铃酸)对动物末梢血管、肠管、子宫等平滑肌呈强大的收缩作用,且不受阿托品的影响,可能是对平滑肌直接兴奋作用的结果 [3]。

4. 抗菌作用 本品水浸剂(1∶4)在试管内对许兰黄癣菌、奥杜盎小芽胞癣菌、羊毛状小芽胞癣菌等常见皮肤真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4]。

5. 毒性 兔皮下注射马兜铃碱(即马兜铃酸)7.5mg/kg,可引起严重的肾炎,5~6d后才能恢复;剂量增加至20mg/kg,则出现血尿,尿少,尿闭,后肢不全麻痹,脉搏不整,呼吸困难,角膜反射减退,最后因呼吸停止而死 [3]。

 

巨花马兜铃

巨花马兜铃


【炮制】
1. 马兜铃 《雷公炮炙论》载:凡使,采得后,去叶并蔓了……劈作片,取向里子,去隔膜并令净,用子并皮,勿令去革膜不尽。《圣惠方》:细锉和皮子。《扁鹊心书》:去丝蒂。《活幼心书》:去老梗。《纲目》:为末。现行,取原药材,除去杂质,筛去灰屑,搓碎。

2. 炒马兜铃 《博济方》载:微炒用。《本草蒙筌》:去革膜,取向里匾子,入药剂微炒燥为良。《得配本草》:去膈膜,取净子炒用。现行,取净马兜铃碎片,置锅内,用文火加热炒至表面色变棕黄色,偶有焦斑,取出放凉。

3. 蜜马兜铃 炼蜜适量,开水稀释后,加入净马兜铃碎片内拌匀,稍闷,置锅内,用文火加热,炒至不粘手,取出放凉。每马兜铃100kg,用炼蜜25kg。蜜马兜铃偏于润肺止咳,多用于肺虚咳嗽。

【饮片性状】

马兜铃为不规则的小碎片,表面灰黄色有波状棱线。种子扁平而薄,钝三角形或扇形,中央棕色,周边淡棕色;种仁乳白色,有油性。气特异,味苦。炒马兜铃形如马兜铃碎片,表面深黄色,偶有焦斑。蜜马兜铃,形如炒马兜铃碎片,表面棕红色,略有光泽,带有粘性,味微甜。贮干燥容器内,密闭。置通风干燥处。防潮。

【药性】

味苦、微辛,性寒。归肺、大肠经。

1. 《药性论》:平。

2. 《开宝本草》:味苦,寒,无毒。

3. 《珍珠囊》:苦,阴中微阳。

4. 《纲目》:微苦、辛。

5. 《本草正》:味微苦、微辛,性寒,气薄,阴中微阳,入肺经。

 

美丽马兜铃

美丽马兜铃


【功能主治】
清肺降气,止咳平喘,清泄大肠。主治肺热咳嗽,痰壅气促,肺虚久咳,肠热痔血,痔疮肿痛,水肿。

1. 《药性论》:主肺气上急,坐息不得,咳逆连连不可。

2. 《日华子》:治痔瘘疮。

3. 《开宝本草》:主肺热咳嗽,痰结喘促,血痔瘘疮。

4. 《珍珠囊》:利小便。主肺热,安(一作清)肺气,补肺。

5. 《本草求原》:治肺中湿热,声音不清,痰喘咳嗽,水肿,吐蛇蛊毒;小儿麻疹内陷,喘满声喑,宜加用之。

6. 《现代实用中药》:治咯血。

7. 《广西中药志》:外用治痔出血及肛门周围肿胀,并为毒虫、毒蛇咬伤的解毒药。

8. 《陕西中草药》:治大便秘结。

【应用与配伍】
用于肺热咳喘及肺虚久咳等证。马兜铃具泄热降气之功,为清肺止咳药物。故热郁于肺,肺失肃降,发为喘咳诸证,用之可平。若热咳痰多,可配黄芩、桑白皮泻肺清热,合贝母、杏仁化痰降气;用治咳喘气急,常与甘草、麻黄等同用,以加强宣肺平喘作用,如《普济方》马兜铃汤;若肺虚有热,喘咳不止,多与阿胶、杏仁、牛蒡子等配用,如《小儿药证直诀》补肺阿胶散;若咳嗽痰中带血,可与白及、阿胶同用。若肺气不肃,咳喘肿满,小便不利,与葶苈子或防己配伍,取其肃肺利水之效,如《圣惠方》之马兜铃散,《普济方》之防己丸等均用之。用于痔疮肿痛或出血,常用马兜铃配地榆、槐角煎汤熏洗患处。此外,马兜铃有缓慢而持久的降压作用,与黄芩、夏枯草、钩藤等配伍,可治高血压病属于肝阳上亢而见头晕、面赤者。

1. 《得配本草》:得甘草,治肺气喘急。

2. 《药性集要》:治热喘音不清,同大力子利肺窍清热。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9g;或入丸、散。止咳清热多炙用,外用熏洗宜生用。

【使用注意】
本品味苦而寒,内服过量,可致呕吐。虚寒喘咳及脾虚便泄者禁服,胃弱者慎服。

1. 《纲目》:汤剂中用之多,亦作吐。

2. 《本草汇言》:如肺虚寒作咳嗽或寒痰作喘促者勿服。

3. 《本草经读》:马兜铃,虽云无毒,而偏寒之性,多服必令人吐利不止也。

【附方】
1. 治伤寒后肺气喘促 马兜铃一分,木通(锉)一两,陈橘皮(汤浸,去白,焙)半两,紫苏茎叶一分。上四味,粗捣筛。每服五钱匕,水一盏半,入灯芯十五茎,枣三枚(劈破,同煎至七分,去滓,食后温服,日二。(《圣济总录》马兜铃汤)

2. 治肺脏虚实不调,痰滞咳嗽,面目浮肿,颊赤虚烦 马兜铃、麻黄(去节)、五味子(炒)、甘草(炙)各一两。上捣筛,每服三钱,水盏,入砂糖少许,同煎至六分,食后临卧去滓温服。(《普济方》马兜铃汤)

3. 治肺热咳嗽,气急喘促 马兜铃七枚,桑根白皮(锉)三两,甘草(炙)二两,升麻一两,灯芯一小束。上五味*2咀,如麻豆大。每服五钱匕,水一盏半,煎至八分,去渣温服,一日三次。(《圣济总录》)

4. 治久嗽不愈 用马兜铃五钱,蒌仁霜二钱,北五味一钱。俱炒共为末,每服一钱,早晚食后白汤调送。

5. 治血痔诸瘘疮 用马兜铃一两,甘草五钱,怀生地,于白术各二两。作五剂,水煎服。(4~5方出自《本草汇言》)

6. 治久水,腹肚如大鼓者 水煮马兜铃服之。(《千金要方》)

7. 治肺气热闭,下为癃闭或为淋涩 用马兜铃、怀生地各三钱,生甘草一钱,茯苓、木通、灯芯草各一钱五分。水煎服。(《本草汇言》)

8. 治心痛 大马兜铃一个,灯上烧存性,为末,温酒服。(《摘玄方》)

9. 治瘰疬久不消 用马兜铃三钱,当归、生地各二钱,牡丹皮一钱。日饮一剂,渐消。(《本草汇言》)

10. 治鼻渊 马兜铃五钱,麻黄三钱,五味子一钱,甘草一钱,水二钟,煎一钟。加黑砂糖少许。卧时温服即愈。(《外科大成》马兜铃散)

【现代临床研究】
治疗高血压 ①用马兜铃醇浸煎剂治疗121例高血压病患者,经较长时期临床观察,并与50例蛇根制剂治疗组对照比较,确证马兜铃为治疗高血压病有效药物,具有温和而持久的降压疗效。治疗后平均血压下降幅度为-3.724kPa/-1.995kPa(-28mmHg/-15mmHg),有效降压率超过蛇根制剂对照组,达73.6%。治疗后3/4患者症状获得显著改善或消失,马兜铃对大脑有特殊的镇静作用 [1]。②用马兜铃流浸膏治疗20例高血压病患者,一般均于7~14d后,血压逐步下降 [2]。

【药论】
1. 论马兜铃清肺降气,不能补肺 李时珍:马兜铃体轻而虚,熟则悬而四开,有肺之象,故能入肺。气寒,味苦,微辛,寒能清肺热,苦辛能降肺气。钱乙补肺阿胶散用之,非取其补肺,乃取其清热降气也,邪去则肺安矣。其中所用阿胶、糯米,则正补肺之药也。汤剂中用多亦作吐,故崔氏方用以吐蛊。其不能补肺,又可推矣。(《纲目》)

2. 论马兜铃苦泄辛散之功 倪朱谟:马兜铃清肺热定喘嗽之药也。究其味苦兼辛气寒,性速而且轻扬,苦善下泄,辛善横散,寒善去热,轻扬而速,颇能开达。故《开宝》方主肺热痰嗽不清,甚致喘胀而气促者,屡获奇功。此药寒平和缓,不滑不燥,不烈不泄,厥状类肺,故能入肺除热,气降热除,痰嗽喘促自是平矣。(《本草汇言》)

3. 论马兜铃治血痔、水肿 ①缪希雍:血痔瘘疮,无非血热。况痔病属大肠,大肠与肺为表里,清脏热则腑热亦清矣,故亦主之。(《本草经疏》) ②吴仪洛:《千金方》单服治水肿,以能泻肺行水也。(《本草从新》)

4. 论马兜铃、紫菀治咳喘,所主不同 张山雷:宣肺之药,紫菀微温,兜铃微清,皆能疏通壅滞,止嗽化痰,似此二者,有一温一清之分,宜辨寒嗽热嗽、寒喘热喘主治。究竟紫菀本非大温,兜铃亦非大寒,而能抉壅疏通,皆有捷效,洵乎同为肺金窒塞之良药矣。(《本草正义》)

【参考文献】
化学成分
[1] 江苏植物研究所, 等. 新华本草纲要(第一册). 第1版.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988:198

药理
[1] 高应斗, 等. 中华医学杂志, 1956, 42(10):959

[2] 吴泽芳, 等. 中药药理与临床, 1989, (4):34

[3] 朱颜. 中药的药理与应用. 第1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58:165

[4] 曹仁烈, 等. 中华皮肤科杂志, 1957, 5(4):286

现代临床应用
[1] 钟荣赓. 中华医学杂志, 1960, (1):55

[2] 沙星垣. 中医杂志, 1955, (11):13


上一篇:中药材红花菜(紫云英)
下一篇:中药材南烛子(乌饭果、乌饭子)
重楼网
大家都在看